您的位置:首页 >观察 > 正文

夏秋交替季节腹泻高发 做好这些远离功能性腹泻

进入夏秋交替时节,天气多变,早晚温差较大,却让人感受到了一丝丝凉意,“忽冷忽热”的天气容易让疾病钻空子。专家提醒:在这个特殊时期,要特别提防腹泻来袭,尤其是素体虚弱易病人群,小心夏季惹的祸,秋后来算账。

初秋腹泻高发 患者多为年轻人

23岁的南京市民小伟(化名)最近很是苦恼,只要稍微受点凉,就容易拉肚子,有时一天要跑五六趟厕所,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大半个月。刚开始以为是肠胃炎犯了,自行服用了一些止泄药,但情况不见好转。近日,小伟实在难以忍受,于是到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就诊。医生在仔细询问病史,结合检查结果后,排除了感染性腹泻的可能,考虑其为肠胃功能紊乱引发的腹泻。

“近期,像小伟这样因腹泻前来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而且以年轻人居多。”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徐艺主任中医师介绍说,秋季腹泻最为常见的是感染性腹泻,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如细菌性食物中毒、病毒性肠炎等,但还有一种常见的腹泻属于功能性腹泻,表现为受凉以后有腹痛,随之泄泻,泻后好转。由于此类腹泻拖得时间越久,越有可能演变为肠易激综合征,影响日后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引起重视。

贪凉、进补不当 都会引发腹泻

专家表示,功能性腹泻原因较为复杂,可以大致分为几种:

阳气亏虚

长夏酷暑,人们普遍贪凉喜冷,长时间吹空调,过食西瓜、冷饮等寒凉的食物,多种不良习惯造成脾胃阳气受损,加之秋季由热转凉,自然界中的阳气也逐渐减弱,内外因相结合,使得人体阳气亏虚更为明显,极易感染寒邪引起腹泻。

湿邪偏盛

中医认为,脾喜燥恶湿,《内经》亦云“湿盛则濡泻”。虽然已经入秋,但秋老虎依然发威,早晚温差大,加之近期雨水较多,湿邪氤氲弥漫,或从体质寒热相合,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加重腹泻症状。

饮食过量

夏季由于高温酷热,造成人体津气耗伤,市民朋友普遍存在食欲欠振、进食减少的情况。然而到了秋天,天气逐渐转凉,胃口渐渐恢复,不少人开始多饮多食。再加上秋季蔬菜瓜果品种丰富,饮食过量也会使脾胃运化功能负担过重,引起腹泻。

进补过度或不当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是最适合进补的季节,而进补的食物多易滋腻碍胃,不能耐受反而会造成消化功能异常。另外,秋季燥邪偏盛,养生强调养阴润燥。不少人会用一些养阴生津的中药如太子参、石斛调养身体。然而这些中药性偏寒凉,长期食用会损伤脾胃阳气。

做好这些远离功能性腹泻

“对于正常人而言,大便一天一到两次,或者两天一次都是正常的,如果突发性腹泻或者腹泻持续一周以上,到医院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又不是感染了细菌、病毒,那么很有可能就是肠功能紊乱了。”徐艺表示,腹泻的治疗因人而异,如果腹泻次数过多,明显影响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可以通过中医药辨证治疗,服用健脾、化湿、温阳的中药汤剂。

当然,除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也要做好生活调理,预防尤为关键。专家建议,首先要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物,避免受寒。其次在饮食方面,宜以清淡、易消化、易吸收、富有营养的食物为主,避免进食过凉的食物。此外,秋季进补不要过量食用养阴、生津、润燥的食物,在养阴润燥的同时,在日常饮食中适当添加一些温补的食材,如生姜、红枣、桂圆、胡椒、花椒、丁香等。对于素体阳气亏虚以及容易感受寒湿腹泻的人群,日常饮食中可适当增加一些健脾化湿的药食两用之品,如薏仁、山药、茯苓等以糜粥自养。

(通讯员 孙茜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钱鸣)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 夏秋交替 腹泻 功能性腹泻 贪凉 进补不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