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关注 > 正文

自热速食食品走红 消费新观念引领速食行业新走向

在快节奏生活下,有一个群体随处可见,他们孤身一人离开家乡,前往更远的大城市打拼,因而习惯了一个人吃饭、购物和装置房间。在较长的独居生活中,“为自己花钱”成为了最日常的一件事情。

随着独居群体的规模加速扩大,泛指一个人独立消费行为的“一人经济”,正对商业和经济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在这个万亿级的市场体量中,吃穿住行玩,使得每个相关行业都蕴含着大量的机会。

尤其在快节奏生活和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利用直播、短视频进行矩阵式种草分享的“自热”方便速食行业获得极大的流量曝光。针对单个消费者的餐饮业态相继涌现,为餐饮速食食品行业拓宽了赛道的同时,也在引领一轮新的变革。

“一人经济”带动“一人食”兴起

不用呼朋唤友凑局,免去排队之苦,几分钟之内就能在家吃一盒用料丰富的速食食品,也足以慰藉一天的辛劳。酸辣粉、螺蛳粉、红油面皮、自热火锅、无烟烧烤等新兴品类的诞生,逐渐成为年轻消费群体的心头好。

民政部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单身成年人口高达2.4亿人,其中超过7700万成年人是独居状态,预计到2021年这个数字将上升到9200万。随着“一人经济”的规模不断扩大,商家们精准地洞悉到这个群体的消费偏好,不断丰富着“一人经济”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导致速食食品的品类迅速扩充。

据海底捞财报显示,海底捞自热产品2017年年中上市,2018年自热食品系列营收4.49亿元,销售同比增长高达631.2%。2019年上半年,海底捞品牌自热产品销售额达3.41亿元,全年销售或达7亿元。而在线上,海底捞的自热火锅交易规模已与火锅底料相当。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餐饮行业的堂食生意备受打击。但对方便速食行业而言,却迎来意外之春,一些较新的子品类得以在短期内完成市场培育,不仅销量井喷,大额融资也密集落地。

其中,“自热火锅”已经成为速食行业的重要细分领域。今年5月,3家自热火锅的新兴企业获得融资。资本追捧的背后,是自热速食这一品类不断征服消费市场的“铁蹄”。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5-2018年,自热火锅市场规模由2.3亿元增至44.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50.7%。2018年“双十一”当天,自热小火锅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卖出了453万份,相比于去年同期增长2.7倍。2019年的双十一,仅两分钟,某品牌小火锅的成交额就突破了百万元。

及至今年,受疫情影响,仅1月20日-2月2日,“自热火锅”几家头部企业的订单增长量均在30%—400%之间,3月份销售额的增长幅度也都达到数千万级。曾有投资机构表示,从行业空间看,“自热火锅”在悲观、中性、乐观情况下市场规模分别为120亿、300亿和600亿元。

自热火锅于2015年出现,并在2017年迅速走红。不仅受到广大上班族的热捧,其出色的业绩增速和预期规模,也赢得业界的关注,吸引众多企业加码注资布局。如今,这一细分赛道已有超过300个自热火锅品牌陆续涉足。记者梳理发现,比较典型的自热火锅品牌有三类:一类是传统的火锅巨头,凭借原有的品牌推出自热火锅产品,以拓展新的消费场景;另一类是休闲零食制造商企业,依托已有生产线进行横向的品类扩展;还有一类则以自热食品起家,主打速食品类的新兴品牌。

便捷“一人食”的兴起和火爆,得益于数以亿计的独居人群。他们怀着当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要在食物上好好取悦自己的观念,带动着一个个新颖又大规模的经济现象。

消费新观念引领速食行业新走向

打开各大电商平台,适合单身群体使用的家电种类琳琅满目。由此可见,单身群体消费的不是“孤独”,而是更为精致的生活。对于新购物、新消费理念的高接受度,他们追求的是更加便捷、效率的生活。这股消费力量也开始影响着新消费市场的走向。

进而翻看目前市场上主流的自热火锅品牌,其定价受重量和食材影响较大,主流价格区间在20-30元,大品牌的荤菜系列多在35元以上,远高于外卖的平均水平。从上班一族的场景来看,是作为外卖之余的尝鲜新选择。

《2019生活消费趋势报告》显示,中国25-34岁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16.6%,95后数量高达2.5亿。作为新一代的消费者,他们是现阶段国内贡献消费的主力人群。

行业分析师李姝钰指出,从家庭环境上来看,85后-95后人群属于中国第一代和第二代独生子女,父母基本为60-70年代出生人口,目前基本处在在职状态,使得年轻人对于赡养老人的压力比较小。尤其作为年轻的单身群体,在消费过程中多以自我为核心,消费动机基本都以自我需求为导向。因擅长使用各类线上工具,对自然消费也更为挑剔,可以说25-35年龄段人群在购物方式、渠道、理念上都发生着根本性变革,这个群体的用户更愿意为便利买单,而不再是单纯为了便宜。

从“方便面配火腿肠”到自热小火锅、螺蛳粉、自热米饭等,近几年方便速食升级迅速,新产品层出不穷。而食材丰富、现煮现吃的自热小火锅备受追捧也就不难理解,这背后不仅仅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转变,更是全行业消费升级的积极体现。

因而,李姝钰认为,随着自热火锅为代表的速食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头部品牌如何顶住其他品牌的冲击,如何保住自己的优势地位,新兴品牌如何利用当下流行趋势挺进前列,渐渐成为整个产业应该思考的问题。

业内呼吁尽快完善安全标准

利用直播、短视频进行矩阵式分享,使得便利、个性化的自热方便类产品以独特的切入视角,而备受消费者青睐。但行业呈井喷式发展的背后,最大的挑战是安全问题。

自热食品走红以来,引围绕其安全性的讨论便不曾断绝,尤其是包装与发热技术的组合下,包装材料与品质制约着产品的安全性。据某自热速食品牌从业者李先生介绍,自热食品的加热原理是利用发热包内的物质与水接触,释放出热量,上层食材锅内的食物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

特殊的加热手段,使操作过程中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自热食品的外包装上大多标明了相关的警示信息以及操作说明,如“小心蒸汽烫伤”“请勿让儿童独立操作”“只加冷水”“当手部弄湿时,请不要接触到发热包”“免阳光直射”“如需空运,请采用行李托运”等相关警示信息。

事实上,早在2019年3月12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的《自热方便火锅产品测试情况的通报》显示:自热方便火锅产品的发热包具有遇水释放易燃气体的危险性,该产品在运输中也属于危险货物。就标准而言,上海市消保委指出,关于该类产品本身及其内含发热包的安全管理问题,我国尚未出台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予以规范,消费者在选择该类产品时应该注意其使用安全与禁忌。

李姝钰指出,自热食品缺乏统一的安全标准,是行业发展的一大短板。没有标准,就意味着准入门槛较低。一旦发热包发生破损,可能会喷出高温液体,而通气孔堵塞,甚至可能引发爆炸。加之,一些厂家为了降低成本,擅自采用价格低廉但反应过程不稳定的发热剂,进一步加剧安全隐患。李姝钰还提醒广大消费者,使用后的发热包应避免与水再次接触,并且若将相当量的熟石灰扔到环境中,会对丢弃场所产生很大影响,应按有害垃圾分类处置。

“自热”速食行业在疫情的推动下得到了高速发展,这是一个阶段性的红利。

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随着宅经济、懒人经济等逐步深化,自热产品有一定的市场,但在国标还没出台之前,市场规模以及增速都将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需尽快制定自热火锅规范、统一的标准,让标准短板先长起来,才能迎来更广阔的市场。

本报记者 刘波报道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 自热速食食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