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关注 > 正文

河南受灾基础设施复建:电力供应“应送尽送” 交通网络“应通尽通”

电力供应基本实现“应送尽送”、交通网络基本实现“应通尽通”、通信退服基站基本实现“应修尽修”、重大水利设施正在加速修复、居民住房修复重建有序展开……8月9日,在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河南省加快灾后重建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李迎伟对当前群众最关心、与大家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和住房的抢通维修情况进行了通报。

电力供应基本实现“应送尽送”

停电范围之广创下河南省电网历史之最

据李迎伟介绍,此次极端暴雨造成电力停运设备之多、设备受损之重、停电范围之广,均创下河南省电网历史之最。截至8月8日,全省受7月20日以来强降雨影响停运(含主动停运)的42座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47条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已全部恢复送电,受损的1807条10千伏配电线路已恢复供电1780条(占比98.5%)、5.8万个配电台区已恢复供电5.7万个(占比98.3%)。

李迎伟表示:“目前,在浚县、淇县、滑县、内黄4县蓄滞洪区内还有27条10千伏线路和948个配电台区因水淹暂未修复送电,这将是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待积水退去后电力部门将第一时间抢修复电。”

交通网络基本实现“应通尽通”

除积水未退的滞洪区路段外,全省高速公路路网整体畅通有序

本次暴雨灾害导致河南省京广、郑(州)太(原)、徐(州)兰(州)等3条高铁和陇海、京广、太(原)焦(作)、侯(马)月(山)、焦(作)柳(州)、新(乡)焦(作)、新(乡)兖(州)等7条普铁发生水害1100余处,高速公路75个路段、2630处发生水毁,干线公路水毁路段6458个、长度876公里,农村公路冲毁路基7524公里、路面6944公里,内河损毁航道护坡护岸10处、航标106座、渡口137处、码头43处,抢修保通任务异常艰巨。

为此,铁路、交通等部门按照“先重后轻、先通后畅、先干后支、远近结合”的原则,积极做好各类交通设施抢修工作,截至8月8日,铁路方面,除太(原)焦(作)铁路以外,各条线路均已抢通;公路方面,除积水未退的滞洪区路段外,全省高速公路路网整体畅通有序,普通干线公路全部恢复通行,公路运输未出现长时间、长距离滞留现象;内河航运方面,沙颍河漯河以下173公里已恢复通航,周口港、漯河港已恢复生产;城市交通方面,郑州、新乡、安阳、鹤壁等受灾严重的城市公交线路、出租汽车已全面恢复生产运行。

通信退服基站基本实现“应修尽修”

全省已恢复基站68330个,占因灾退服基站总数的98.5%

李迎伟说,本次汛情期间,针对巩义市米河镇“信息孤岛”这一情况,应急管理部从贵州紧急调派翼龙无人机飞行近1200公里对灾区进行通信网络信号覆盖,为居民及时报告灾情、报送平安提供了坚强保障。同时,通信畅通也是灾区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的重要标志。截至8月8日,全省已恢复基站68330个、占因灾退服基站总数的98.5%,已抢修因灾受损光缆9737条、11646公里,除个别因水浸严重、道路中断、整体冲毁掩埋、群众已撤离的空置区域的通信设施外,目前,各地所有重要单位、所有群众集聚区、所有泄洪区群众安置点,通信服务均得到了有效保障。

重大水利设施正在加速修复

全省已完成3486处水毁工程修复任务

李迎伟表示:“目前,河南省正处于‘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据初步统计,此次暴雨灾害导致全省水利工程设施水毁3.8万余处,可以说抢险修复的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我们必须要努力跑在下次“暴雨”之前。”

目前,省水利部门和受灾各地已对险工险段险情进行了再排查,并建立日报制度,突出水库、闸坝、堤防、蓄滞洪区、泄洪道、淤地坝、山丘区等重点部位,尽快除险加固、修复水毁、以利再战,截至8月8日,全省已完成3486处水毁工程修复任务。

居民住房修复重建有序展开

累计评估住房194.7万户,确定损毁住房38.19万户

近期,省住建部门和各地按照“排查鉴定不漏一户”的原则,对所有受灾或过水居民住房逐一开展安全性应急评估,截至8月8日,已累计评估住房194.7万户,确定损毁住房38.19万户,其中倒塌47133户、严重受损88029户。目前,各地可以进行原址重建或加固的房屋,已陆续开工建设。

李迎伟说:“下一步,我们将督促各地各部门全面落实《关于加快灾后恢复重建的若干政策措施》,尽快完成各类水利设施隐患排查和险工险段除险加固、确保安全度汛,力争灾后1个月内基本完成受损的重要市政设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维修抢通任务,3个月内完成交通、水利、气象、电力、通信、市政等基础设施除险加固和基本功能修复,恢复城乡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尽快编制出台我省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和交通、信息等专项规划,同步建立健全灾后重建重大项目库,实行挂图作战、台账管理,有力有序在重点领域谋划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力争1年内受灾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恢复到灾前水平,力争2-3年灾区重点河流和水利设施蓄洪排涝能力全面改善,郑州等中心城市地下空间、轨道交通、公共服务等重大设施应对风险能力显著增强,防灾减灾、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大幅提升,为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长治久安提供更加有力保障。”(记者 陈斌 李天慧 实习记者 周鑫)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 受灾基础设施 复建 电力供应 交通网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