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正文

旱涝保收多样化种植促增收 高标准农田打造带来的变化

台风“烟花”预警结束,在素有“济南市粮仓”之称的长清区归德街道广袤的田野里,一棵棵玉米站得笔直,叶片在雨水浇灌下油光发亮。翟庄村村民肖召民松了一口气。他赶紧跑到流转的近1000亩地的地头看了看,玉米已经长到齐人高,涝不着、更旱不着,他可以在家过个舒服的“连阴天”了。

放在以前,种地可没这么安生。靠天吃饭的年头,旱了涝了刮风倒伏了,哪一样不让村民们忧心?风调雨顺,是种地者年复一年的期盼。而近两年,这里的大片土地被列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除非突发重大自然灾害,一般情况下肖召民都心里有底。

他的底气正是来源于高标准农田的打造。日前,记者深入济南市农业大区长清区,这里也是2021年全市第一个完成招投标并开工的区县,在这里下田访农,观察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发生的新变化,感受济南市现代农业走向高质量发展的讯息。

三年近6万亩良田

旱能灌涝能排

7月29日下午,淅淅沥沥的雨中,翟庄村的高标准农田里,阡陌纵横,路通渠连,这让记者有些喜出望外,车里的胶鞋也没派上用场。

“排水沟都打开了,涝不着!”村党支部书记李兴国一边察看地里的排涝情况,一边算起收入账:小麦、玉米接茬种,小麦一亩打500多公斤,玉米长得也不赖,躲过了“烟花”,今年看这个情况,又是个丰收年。

“高标准农田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长清区农业农村局农田科负责人孟红刚介绍,别看这两天雨水大,地里排水没问题,而更多时候,这些地还要抗旱灌溉,靠的就是地里的这些灌溉水井。“从2019年开始,翟庄村里陆陆续续打了9口深水井,铺设了PPC输水管道,村民在地头刷卡就能浇上地。而正是依靠这些深水井,村里的3000亩地灌溉周期可以缩短到一周。

孟红刚介绍,长清区地形地貌条件复杂,素有“八山一洼一平原”的描述。为了更明显地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从2019年起,长清区将高标准农田项目向辖区粮食主产区文昌、归德和平安等地势平坦的街道倾斜,统筹整合农业资金,每亩投入1500多元用于平整土地、修田间道路、打机井、修沟渠。

2019年,2.4万亩;2020年,1.5万亩;2021年,2万亩……在长清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市农业农村局的大力支持下,长清区高标准农田项目稳步推进,越来越多的土地变成了“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良田。

旱涝保收多样化种植促增收

高标准农田打造带来的变化可不止这些——

翟庄村是归德街道数一数二的大村,全村2700多口人,3000来亩地。村子大,耕地多,该村受益于高标准农田项目比较早。李兴国介绍,以前田间是1米来宽的土路,车一过,尘满天,赶上下雨天,三轮车都走不动。现在新修的水泥机耕路又宽又平,农机进田容易了,集中连片耕种,成本更是降了一大截。他举例,以前遇到旱涝都挠头。现在地头有了机井,管网四通八达延伸到田间,旱能浇、涝能排,省事又省心。而地连成片后,灌溉成本也大幅降低,原来的一亩地约50元钱,而现在一亩地用不了20元钱。

不光浇地省,土地集中连片后人工也省,现在翟庄村统一用无人机喷防,一亩地又能省下几十元。到了收割季节,人工费还能省下一截子。

集中连片的土地,为种地增收打开了一扇窗口。村民们发现种地越来越省心、省事了。种完小麦种玉米,收了玉米还能种一季蔬菜,把土地的价值挖掘到极致。这在以前靠天吃饭,种粮一年下来一亩也就剩下个300元钱的年代,他们是连想也不敢想。现在,加把劲,一亩地收个七八千很平常。

最根本的是,随着农田生产设施稳步改善,灌排体系持续优化,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昔日的“望天田”正变成“高产田”“放心田”。根据统计,归德街道这两年小麦平均亩产稳步提升,从每亩550公斤增加到每亩650公斤,粮食生产能力明显提升。

集中连片长清七成土地实现规模化经营

与此同时,一些更深远的变化正在发生——

今年上半年的一天,李兴国统计了一下,全村3000多亩地中,已经有2000多亩地完成流转。这意味着,在翟庄村的2000多亩地上,土地的种植者已经不是传统的农

民,他们要么是动辄种着几百亩的种粮大户,要么是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实现规模化种植。

放眼整个长清区,这种趋势也越发明显。根据统计,截至目前,长清区家庭承包经营面积57.04万亩,耕地流转面积20.8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6.5%,其中:出租(转包)17.19万亩,入股0.602万亩,其他方式3.03万亩。签订流转合同15.13万亩。土地托管20.77万亩,土地经营规模化率72.92%。

土地经营规模化率占比超七成,这很难说和高标准农田打造没有关系。孟红刚介绍,包括高标准农田打造,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和小农水项目,都对土地条件的改善发挥了一定作用,在长清区受益于这些项目的土地接近22万亩。在单户种植成本居高、效益提升不明显的情况下,这些“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良田自然引起了有田园梦的新农民们的注意。

肖召民就是其中一个。原本在城里做门窗生意的他大小算是个年收入几十万的小老板。2019年,考虑再三后他迈出一个大步子。在翟庄村一下子流转了1000亩地,种上了玉米和红薯,并注册了召民添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他坦言,当时敢这样干,就是看上了这里集中连片、旱能灌、涝能排的土地条件。规模化种植后,庄稼种植收割全程机械化,也就在收割的时候雇佣二三个人,平时用工很少,人力成本直接降低。同时,土地灌溉条件好了,亩产就有了保障。就这样,不用精打细算,他一年下来也能收入50多万元。

尝到了高标准农田的甜头,越来越多的新农民奔赴到乡村的田野中。而另一方面,土地流转的需要提升了土地的流转价格,最终村民们也得以受益。以往村民间100元一亩口头流转的情况不复存在。归德街道的土地多以800到1200元一亩的价格流转给种粮大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高标准农田上现代农业大展身手

随之而来的是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讯息越发明显。

土地规模化流转后,李兴国发现,村里陆续盖起来一些冬暖式大棚,大棚里种了蔬菜。这在世代靠种粮为生的翟庄村历史上还是一个新鲜事。

今年4月30日,在长清区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飞防启动仪式上,70架无人机同时起飞作业,仅用了5天就完成了该区16万亩小麦第一轮防控作业。

村民告诉记者,到了“过麦”的季节,这里场景更加震撼,联合收割机、脱粒机、晾晒机一套套地上,户均“过麦”仅需三天,就完成小麦颗粒归仓。

“农机一小步,农业一大步。”新农机、新技术不断升级、推广,推动“汗水农业”朝着“智慧农业”加速转变,收割、秸秆回收、旋耕再播种,耕种收整个链条都轻松起来。

不只种地方式转变了、种地主体变了,种地效益也发生了变化。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统一化管理、标准化服务、规模化经营,化解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正让种粮产出更大效益。这种效益的提升也随着高标准农田的推广和升级不断蔓延。

7月24日,归德街道双乳村高标准农田项目的第一口深水井喷出了轮盘大的水花。按照今年计划,这里将打四口深水井以满足灌溉需求。用不了多久,这个村的田间道路也将畅通。而新农民肖召民刚学会了用手机远程操纵灌溉。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农业发展的需要,高标准农田的打造也将不断升级。

阡陌纵横之间,旱涝保收、集中连片的土地上蕴含着的不只是种地者的丰收梦,还有“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下的乡村振兴梦。 (本报记者 邵明红)

相关链接——

高标准基本农田是什么?耕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高标准农田是耕地中的精华。

高标准基本农田是一定时期内,通过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包括经过整治的原有基本农田和经整治后划入的基本农田。

为切实提高基本农田综合生产能力,我国从1999年开始将基本农田整理列为土地整理重点,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基本农田保护逐渐进入数量保护、质量建设并重轨道。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确定一定比例的国有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指出,到2020年,全国建成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8亿亩,亩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0公斤以上。而在《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中提出,2022年,全国要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的粮食产能。农业农村部网站的信息显示,截至2020年6月底,全国已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4339万亩。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 旱涝保收 种植 高标准农田 现代农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