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花地文学榜年度长篇小说榜单(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尧《民谣》 《收获》2020年第6期
王安忆《一把刀,千个字》 《收获》2020年第5期
王松《烟火》 作家出版社2020年6月
王蒙《笑的风》 作家出版社2020年8月
刘亮程《本巴》 《十月·长篇小说》2020年第5期
李宏伟《灰衣简史》 长江文艺出版社2020年7月
迟子建《烟火漫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9月
胡学文《有生》 《钟山》2020年长篇小说A卷
路内《雾行者》 上海三联书店2020年1月
黎紫书《流俗地》 《山花》2020年第5期
1
王尧《民谣》:反思具备了微妙的深
聚焦一个少年成长中的数年,却杂糅着回望的现实之眼,在追寻真相的途中,历史烟云遮蔽下的秘密层层裸露,记忆不断被遗忘又不断被想象修复,杂篇外篇的补充和镶嵌插入形成了层层叠加的结构,这种对文本多样性的大胆集聚,使得反思具备了微妙的深。
朴素、清晰、准确,《民谣》的语言效果是令人难忘的,它使历史有了新的可感知性,同时又提供了一种新鲜的乡村伦理洞察。诗意在这里的作用,是更为有力和可堪回味的,表明了悲悯的珍贵性。
点评:钟红明
2
王安忆《一把刀,千个字》:围炉夜话的淡定从容
下笔如刀,机锋深藏的对话,直指人心的叩问,日常生活波澜不惊的水面下所裹藏的惊心动魄,在细腻绵密的文字里纤毫毕现。裹挟与周旋,抵抗与纠缠,决绝与缱绻,在个体渺小而坚忍的意志和群体席卷一切的力量形成的张力中,人依旧能够在刀刃一样狭小的缝隙间游刃有余地行走。在历尽波折之后,面对胎记般的创伤,还可以抽身而出笑对人生,让这部作品既有庄重深沉的哲学思考的表情,更有渔樵闲谈、围炉夜话的淡定从容。
点评:李东华
3
王松《烟火》:对“老天津”的深长记忆
在百年历史沧桑的巨变中,通过描绘普通百姓的烟火人生、市井百态,续写“津味”小说的新篇——写出民魂的朴实与刚强,也道出民生的不易与无奈。由此写出了天津市井文化“实在”的本色,令人想起李劼人的《死水微澜》、老舍的《骆驼祥子》、王安忆的《长恨歌》那样的平民史诗。在新世纪的都市巨变浪潮中,古旧的都市文化已经渐渐让位于新的现代生活之时,作家唤起读者对于“老天津”民魂的深长记忆,也是“寻根”思潮在新的文学格局中的回响。
点评:樊星
4
王蒙《笑的风》:让所有的破碎浑然一体
对于“高龄少年”王蒙来说,他的老成并非体现于笔锋,而是在于日臻完美的语感,在新作《笑的风》里,他再一次以绝佳的节奏感和控制力把握住了汪洋恣肆的字句。
信手拈来的典故插入日常口语,高雅脱俗的诗词古文掺杂了柴米油盐的打油诗,大时代的天翻地覆仅仅成为个人生活的注脚,雅与俗、大与小之间的区隔消解在一个不知是“生活欺骗了你”还是“你欺骗了生活”的故事里,而王蒙一以贯之的昂扬精神为这个故事涂抹上了明亮的底色,让所有的破碎浑然一体。
点评:陈晓明
5
刘亮程《本巴》:从古人想不动的地方开始
以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为背景展开,借用其中的名字和一些人物,塑造了一个没有衰老没有死亡、人人活在25岁的本巴国度,试图追寻文学的根本问题之一:时间。在《本巴》中,刘亮程探索性地把时间作为一个本质而非手段去写,呈现时间的面貌。他既汲取了古代民间口传艺人的奇特想象和对世界的巧妙构建,也创造性地在小说中从古人想不动的地方开始,继续往远处畅想,呈现出更恢弘更绚烂的艺术面貌。
点评:刘稚
6
李宏伟《灰衣简史》先锋写作的赓续与挺进
不封闭于文本世界,而有一种鲜明的时代性,以及强烈的当下意识。叙事立场貌似冷酷,实则暗含悲悯。延续了李宏伟小说的思辨风格,重视与文学传统的对话,尤其是与歌德的《浮士德》构成互文、对话关系,艺术上具有不屈的探索精神,可视为先锋写作在当下的赓续与挺进。采用了不同风格的叙事语言,巧妙地将它们统一在一起,为小说建立类似于交响乐般的节奏与秩序。诗、随笔等跨文体元素,还有哲学、人类学等跨文类元素的融入,让这部小说有一种迷人的异质色彩。
点评:谢有顺
7
迟子建《烟火漫卷》:强劲而有韧性的“活着”
关于遗失与寻找,关于寻找和向往,也关于怅惘和失落;它让人重新理解什么是父母情、手足情、夫妻情;什么是生离别,什么是长相随……让人重新认识人在世间的生存。由此,共情风暴席卷而来,读者不得不和小说人物们一起欢笑、悲喜、静默。
迟子建的小说笔调越发苍劲、沉郁,但又别有穿透力。在寒冷的世界里燃起“温暖篝火”;在凉薄的天地间构建“有情天地”;在使人感到悲观和虚无的世界里,写出普通人强劲而有韧性的“活着”,以有情的方式构建了独属于她的烟火美学。
点评:张莉
8
胡学文《有生》:普通人讲述的百年乡土
胡学文一直在书写他的乡村,成就有目共睹。《有生》集中体现了他在这方面的积累和与众不同。这是一部中规中矩的小说,是一部正面讲述百年乡土中国故事的小说。小说以祖奶讲述为线索,将我们带进了塞外的宋庄,带进了乡土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处。一个普通人讲述的历史,是“正史之余”,是民间的历史,这也是小说不同于正史之处。
点评:孟繁华
9
路内《雾行者》:以“雾”的意象隐喻时代
《雾行者》是路内对自我的挑战和对写作的变法,他抛弃驾轻就熟的简洁,追随风格的繁复;放弃清晰的线性叙事,贴近混杂整合的结构;放弃对现实的直接描摹,让梦境、寓言与时代交织。叙事不断地旁逸斜出,充溢着我、你、他的对话,也夹杂着现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对话。
长篇有些以故事取胜,有些以人物见长,《雾行者》创造了“雾”的意象,以“雾”来隐喻整个时代,使不确定性得以把握。
点评:申霞艳
10
黎紫书《流俗地》:一位盲女对明与暗的感知
这是一部琐碎日常构建的宏大叙事,讲述一位盲女以及她所生活的居所、城市、国家数十年的风雨变迁,在小人物命运遭际里留下家国之变的时空坐标。作者侧身避让风云激荡的马华叙事传统,以黑暗写光明,以静默写欢呼,以小日常写大历史。盲女对光明与黑暗的认知,不是修辞意义上的俗套比喻,像是庸常之中的神性,由缺憾发现另一个“暗世界”,再由这另一个世界感受和确认自我,最终抵达众生平等的慈悲。
点评:季亚娅
【扫码投票】
今年“花地文学榜”还设置网络投票环节。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投票页面,投下您心目中的一票,您的投票结果将成为专家评委终评的重要依据。
投票时间:即日起至11月8日。
投票规则:每个门类只可投一部作品,六大门类全部投完后才能成功提交。
投票提示:点击具体作品可查看评委点评,每部作品投票后可分享具体页面到朋友圈,推荐该作家作品。让更多朋友参与吧!
总策划:刘海陵 林海利
总统筹:孙璇 胡泉 陈桥生
统筹执行:邓琼 吴小攀 朱绍杰 孙磊 黄宙辉 易芝娜 李力
视觉设计:杜卉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