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上午,南京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南京市前三季度生态环境重点工作情况和第四季度生态环境工作安排。据了解,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197天,优良率为81.1%,PM2.5浓度均值为28.2微克/立方米。42个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率为100%,28条入江河流水质达标率为100%,10个区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据了解,南京前三季度积极推进“碳减排”,加快论证“碳达峰”路径,编制南京市二氧化碳达峰行动方案。严格落实“长江大保护”,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截至目前,已完成81个排污口整治。此外,还深入开展“蓝天保卫战”,深化“点位长”责任制,先后完成近700个VOCs治理项目,完成357个产业集群、107个工业园区、600余家重点企业、1810个储罐排查工作。
同时,南京扎实推进“碧水保卫战”,全面落实“断面长”制,持续推动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统筹打造水环境治理体系。在推进“净土保卫战”方面,南京加强污染地块治理修复,开展全市域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完成240口地下水监测井的建井和采样。
在第四季度中南京生态环境系统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环境制定目标。
在减少碳排放方面,南京严格执行煤炭减量替代,加快淘汰服役期满老旧燃煤机组。推动落后产能稳妥腾退,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还将持续优化运输结构,推广使用新能源。
在大气环境质量污染治理方面,在压实“点位长”责任制的同时,严格落实钢铁、石化、建材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要求,持续提升表面喷涂等行业治污水平。加大路检路查力度,严管机动车污染。还将持续加大对涂料生产使用、餐饮油烟等全过程监管,强化社会面源VOCs减排。
在水环境治理方面,南京将持续推进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继续推动不稳定达标和劣V类水体整治,实施九华山沟、内金川河西支等15项城市暗涵整治。系统开展主城六区1280公里雨水管网清疏整治,逐步在全市实现“雨污分流”,保障雨后水质。此外,年内还将完成200个“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创建,确保2021年南京市建成区50%以上面积建成达标区。
在土壤环境治理方面,南京对持续更新土壤污染重点监控单位名录,开展重点单位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启用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修复从业单位和个人执业情况信用记录系统,加强对第三方从业单位和个人的信用管理。(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刘通 摄影报道)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