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观察 > 正文

以“种”为核 既要好种子也要好种苗

盛夏,山东省沂南县苏村镇卧龙种业产业园迎来夏季黄瓜育苗高峰期,十几名育苗工人忙着扦插、装盘,一车车扦插好的黄瓜苗,随即带着新鲜的泥土运往全国各地。

“我们这几个育苗大棚每批能育苗120万株,平均35天左右一批,全年育苗过千万株,除了供应本地,还销往山东聊城、日照、泰安等地。”园区运营方、山东卧龙种业有限公司经理柴新利告诉记者。

在苏村镇,卧龙种业产业园就是黄瓜产业的“核心引擎”。作为传统农业大镇,苏村镇现有高温蔬菜大棚8000多个,蔬菜种植面积4.7万亩,是全国黄瓜主产地之一,家家户户有大棚,一年四季黄瓜不断茬。近年来,苏村镇聚力推动产业振兴,以种子为突破口,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平台,对产业流程进行了整合升级,实现育种育苗、高效种植、市场销售、冷链运输、废弃秸秆回收再利用的全产业链条发展。

以“种”为核

既要好种子也要好种苗

产业发展,种子为先。对一个乡镇而言,之前只有产业优势,没有科研优势,因此构建产学研联合体是最现实的选择。

为了给黄瓜产业发展提供“芯”动能,苏村镇以卧龙种业产业园为平台,先后与山东农科院、河北农科院、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等多个科研院所密切合作,形成强强联合的战略同盟。

“2018年,我们和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合作成立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沂南分所,选育和推广的科润99、科润33、龙冠等一系列早春、秋延与越冬黄瓜新品种成为引领市场的新标杆,累计推广黄瓜良种种植面积20万亩。”卧龙种业公司总经理黄翔说。

如今,苏村镇以卧龙种业等龙头企业为引领,逐渐形成了年供应各类良种230万斤的种业产业集群,实现优质菜种自主研发、自主供种。

带动农民增产增收,还得把好种子变成好种苗。过去,当地种苗培育全部依靠菜农自己培育,技术、设备不过关,幼苗病死率较高,又影响到蔬菜产量。为此,苏村镇放大种业产业园带动效应,对全镇现有的6处育苗场进行改造升级,不断提升育苗技术,已基本实现专业化育苗全覆盖。

一套“组合拳”

布局产业成瓜果田园乡

在苏村镇高效蔬菜农业园区,在无人机的俯瞰下,万亩高效温室大棚组成的蔬菜“棚海”蔚为壮观。大棚内,“沂南黄瓜”正值生长旺季,依托这片“棚海”,苏村镇每天向全国十几个省市输送150万斤优质蔬菜。

为放大园区带动效应,引领产业转型升级,苏村镇打出了一套“组合拳”。整合涉农资金,助力园区及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对片区内的生产道路、灌溉设施、电网铺设进行全方位提升,落地“规模发展、集中管理、科学防治”的现代农业管理模式。加快土专家、田秀才培养,打好产业振兴“本土牌”,培育一批专家型菜农,创造出亩产72852斤黄瓜的全国最高纪录。

生态沂河畔,瓜果田园乡。在产业布局上,苏村镇立足沂河沿线的交通、生态等优势,聚力打造沂河沿线特色蔬菜、水果种植园区。

苏村镇李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兆发说:“我们村种葡萄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了,过去都是散户种植,管理和销售都是单打独斗缺少竞争力。现在我们成立了葡萄专业合作社,走产业化、园区化发展道路,通过引进优质品种、推广大棚种植、建立产业园区,大伙儿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了。”

生态循环

废弃物变成有机肥

苏村镇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大量以蔬菜秸秆为主的废弃物,既影响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也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为彻底解决这一农业发展“堵点”,苏村镇继续发挥园区引领作用,聚力探索农业废弃物再利用的新渠道,引进了净清源农业废弃物处理项目、农益兴秸秆综合利用等项目,开展绿色果蔬和农业秸秆固废处理。

现在,全镇年可处理各类农业秸秆、废弃物15万吨,生产有机肥及营养液10万吨,不仅解决了农业生产废弃物带来的困扰,还能保障全镇高温蔬菜大棚有机肥供应,实现了优质蔬菜产业生态循环发展。以“生态循环、优质蔬菜”为根基,苏村镇继续延伸产业链条,引进投资1.02亿元的舜倍池智慧冷链项目,重点打造优质鲜果、脱水蔬菜等果蔬精深加工项目。

近两年来,借临沂市作出主动对接长三角战略部署的机会,沂南县立足黄瓜、肉鸭、生猪三大优势产业,按照“巩固第一批、建好第二批、争取第三批”发展思路,分批打造了20家长三角中心城市农产品供应基地。由此苏村果蔬依靠品质优势,迅速搭上了长三角中心城市供应快车。

(记者 吕兵兵)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 黄瓜育苗 黄瓜产业 蔬菜大棚 育种育苗

热门资讯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