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玲玉式的大波浪、心心念念的荷叶头、颇为潮流的爆炸式样,凭借着一把推子、剃头刀、空心卷等工具,剃头师傅们总能缔造时尚,国营理发店更是承载了几代北京人对美的追求。只不过,时代还是变了。北京商报记者走访聆听了老一辈人心声,老牌的国营理发店终究没能抵挡住时间考验,四联美发成了北京城里的独苗,跟着一起黯然失色的还有传统的美业和生活服务业。消费需求日渐细分、更为灵活的管理、独具特色的贴心服务,让一批连锁品牌纷纷冒头且风生水起,老一辈的国营企业又当如何生存?
最后的国营理发店 还记得荷叶头吗
白漆脱落的老式理发椅、老式无声电吹风、剃头刀、胡刷等“古董”美发工具已经消失在当代消费者的视野中。如果将时间倒退40年、50年,老北京城里像四联美发这样的理发店,可是时尚与潮流的代名词。但凡能走进这类理发店理发,且能与“剃头师傅”聊上两句的人,必定被视为品位不凡。
一位七十多岁、家住东单附近的刘老先生(化名)说起老牌理发店的消失,多少有些不舍得,“美白美发厅早就没了,几年前菜市口的一家国营理发店也关了,现在只有四联一家国营老牌理发店了吧”。
“曾与四联美发并驾齐驱的西单第一理发,已经不复存在了”,当北京商报记者问及北京人常去的老牌国营理发店时,中国老字号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高以道有着惋惜与无奈。
“除了四联美发以外,北京已经没有其他国营理发店了”,北京市美发美容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给出了同样的回复。显然,四联美发成了独苗。
随着时间流逝,国营的老牌理发店在活跃的市场环境下稍显没落,即便是还在王府井步行街这样的黄金地段,也鲜有消费者将它与时尚挂钩。刮胡刀、手动推子、热水盆、白毛巾……似乎成了几十件的老物件,就连“剃头师傅”得意的荷叶头、蘑菇头、大波浪、爆炸式样等新样式也有些过气了。在王府井金街坚守60余年的四联美发王府井店,已经开始闭店升级,改造方向也将是年轻时尚化。
北京商报记者通过天眼查发现,曾经红极一时的国营美发厅、老牌理发店已于多年前注销营业。天眼查信息显示,北京市西城区西单第一美发厅鼓楼分店已于1998年5月19日被注销;北京北方服务(集团)公司美白美发厅已于2003年12月13日被吊销营业执照;北京市东城区东单理发总店京华美发厅已于1998年11月20日被注销。
根据公开资料,位于米市胡同的一家国营理发店,伴随菜市口改造区的整体升级,这家理发店拆迁了。
剃头师傅追不上tony老师? 老手艺理当传承
当下,少数国营理发店品牌存续经营,取而代之的是北京成千上万家的民营美容美发店;数以万计从职业学校学得理发手艺的理发师,同样取代了师承制的理发老师傅。商场中大落地窗、明晃晃的灯光、软皮沙发坐、穿着时尚的tony老师……符合当下消费者审美的私人理发店比比皆是,反观带有历史味道的国营理发店似乎“输”在了数量与距离上。
一位“95后”李女士表示,国营理发店只听说过四联美发,“我与家人从没去过四联美发,因为家附近找一家理发店更方便”。
北京市美发美容行业协会会长陈桂钦指出,从事服务行业的企业建立起连锁体系是发展的关键,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便捷诉求。“不少国营、老牌理发店内提供修面、刮脸服务,但修面、刮脸的需求与手艺并没有传承下来,让国营、老牌理发店的经典业务无用武之地”,陈桂钦谈及无人传承的手艺时有些唏嘘。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