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关注 > 正文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震后第二天,我来到土耳其地震重灾区-环球今日讯

当地时间2月6日清晨,土耳其南部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区发生强烈地震,随后附近地区又发生多次余震,造成土叙两国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所在的城市伊斯坦布尔,离地震灾区约1000公里。地震发生后,我第一时间检查摄影器材和电脑,做好了出差准备。没过多久,我接到增援指令,立即与新华社伊斯坦布尔分社首席记者、当地雇员一道,赶往重灾区。

土耳其境内自4日起遭遇极端天气过程,从伊斯坦布尔到安卡拉的路上,风雪让路况变差,而从安卡拉前往埃尔比斯坦地区的路况则更加恶劣。不时遇到的路面积雪和结冰给驾驶带来不小麻烦。一路上,我看到大量救护车、运输大型挖掘机械的重型卡车、运送救援物资的卡车,以及赶往灾区的土耳其民众。冒着狂风和暴雪,经过约20小时赶路,我们终于到达地震重灾区埃尔比斯坦地区。

当时的埃尔比斯坦城弥漫着压抑的气氛,地震导致房屋倒塌、公共设施毁坏,人们的哭泣声、救护车和警车的鸣笛声让气氛更加凝重。

地震废墟附近有很多人走来走去,他们渴望与家人团聚,期待着救援队帮他们找到被困在废墟下的亲人。等待母亲平安归来的青年人苏莱曼告诉我:“我现在的希望就是母亲平安。地震后,我已经没有别的梦想了,唯一梦想就是70岁的母亲现在还活着。”

采访过程中遇到的好多人,得知我是中国记者后,表现出振奋和期待。中国的多支救援队伍已经出发赶来相助,受灾群众急切盼望这些来自万里之外的救援力量。

埃尔比斯坦周边和城区内的众多加油站因地震受损无法正常营业,当地人对我说,生活用品也出现紧张状况。

当地时间2月7日晚上10点左右,我接到了中国救援队即将抵达的新闻线索。处理完手头工作,我连夜和同事出发,驱车前往土耳其哈塔伊省。经过近12小时的奔波,我们抵达哈塔伊,并于8日下午2点左右与中国救援队会合。

2月8日,中国救援队队员在土耳其哈塔伊的体育场工作。中国救援队一行82人于当地时间8日凌晨4时30分抵达土耳其阿达纳机场。8日下午1时30分,中国救援队抵达地震重灾区哈塔伊省的哈塔伊市。

中国救援队在哈塔伊体育场驻扎后,立刻开展救援工作,我则跟随救援队采访。

在国内工作时,我曾多次报道过地震。但在异国他乡跟随中国救援队采访,而且是面对如此剧烈的地震灾害,对我来说还是头一次。这次地震的影响面广、伤亡人数多,带给我的内心震撼很大。我们在灾区经历了多次余震,有的余震来势迅猛、震感强烈,这让我时刻处在不安之中。

中国救援队是通过联合国认证的国际重型城市搜救队伍,这次采访,我深刻感受到他们“生命高于一切”的敬业精神,也近距离看到他们的团结协作、吃苦耐劳。

根据任务分配,救援人员每天携带先进的探测设备,到具备作业条件的楼栋进行搜救。遇到当地的救援队伍时,中土双方会通力合作。每当成功救出被困人员,周围响起热烈的欢呼声,中土双方救援人员会情不自禁紧紧拥抱。土耳其当地救援人员反复表示,感谢中国人民、感谢中国救援队。

地震让城市里的很多建筑成了危楼,中国救援队的救援人员穿梭其间,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在采访中,我紧紧跟随救援人员脚步,但结束拍摄后常常后怕,对出生入死的救援人员更加敬佩,佩服他们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水准。

这次采访,让我看到了一个坚强的土耳其。当看到有人在地震废墟徘徊、期盼受困亲人平安归来时,我的内心无比沉重,常常忍不住流泪。巨大的灾难面前,土耳其人民展现出强大的内心力量,他们的乐观和顽强,令我敬佩。当地人告诉我,在与自然灾难的抗争中,他们感受到全世界的支持,因而不会孤独。

救援行动仍在继续,我也会持续在现场,记录一个个拯救生命的奇迹,记录地震废墟中开出的真情之花。

策划:兰红光

统筹:费茂华、周大庆、刘金海

记者:沙达提

编辑:谢秀栋、李梦馨、尹栋逊、蔡湘鑫

来源:新华社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 中国救援队 救援人员 地震废墟 伊斯坦布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