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正文

环球最新:城乡教育均衡出真招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推动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多年来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区域教育发展面临诸多新挑战、新问题。连山区结合区域实际,在统筹区域教育布局、城乡一体化、乡村教育振兴等方面综合发力,促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资料图)

统筹教育全域性布局,最大限度确保优质学位供给。优质均衡的重要基础在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有学上、上好学的需求,最主要体现在优质学位的供给上。

项目建设提速增效。随着户籍政策的放开,城郊区域人口总量急剧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连山区着眼长远,高标准推进学校布局,保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位供给。东城世纪小学是对原乡村锦郊中学进行的改扩建,高标准的升级改造满足了3000余名学生的学位需求;化工中学建设项目预计投资1200万元,今年底前竣工并交付使用。项目建设的提速增效有效落实了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的政策要求,逐步化解了大校额、消除大班额,实现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全覆盖。

改薄提弱集优发展。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和乡村生源逐步萎缩,乡村学校发展随着形势发生转变。连山区加大投入力度,由建设村小向建设中心校村小一体化的转变升级,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让乡村学校孩子也享受优质的学位供给。对于服务半径较小的乡镇推行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目前10所乡镇有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对于服务半径较大的乡镇村小,坚持应留必留的原则,区、乡、村同步发力,坚决防止学校撤并导致学生上学难问题。

推进城乡一体化办学,最大程度释放发展红利。保障乡村义务教育质量需要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合理流动,只有这样乡村学校发展才会有质量。我们以“一体化”办学破解乡村教育提质增效之困。

学校发展“一体化”。缩小城乡特别是同一区域校际差异,关键是通过推进城乡学校“一体化”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连山区通过开展城乡学校帮扶,城内优质学校对口帮扶乡村薄弱学校;组建校际特色发展学校联盟,以项目认领的方式将同一愿景的学校结成联盟,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手。

队伍建设“一体化”。城乡、校际差异主要在师资,推进“师源”均衡是解决优质资源匮乏的重要举措。连山区大力推行轮岗交流制度,组织乡村学校校长到城内学校跟岗培养,城内教学副校长、教研员到乡村学校支教;推行“县管校聘”改革,变学校人为学区人,有效推动教师交流轮岗;完善新教师优先服务乡村学校制度,将绝大多数新教师分配到乡村并规定一定的服务年限,确保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教学研究“一体化”。为了提升乡村教师研究能力,连山区通过组建学科教研核心团队,制订团队建设行动计划,做到项目共推、人才共育、成果共享;开展骨干教师“五个一”工程,即确立一个研究主题、帮带一名乡村典型教师、为乡村教师上一节示范课、开展一次高质量的校际教研活动、组织一次送教下乡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带动乡村教师研究水平的提升。

探索乡村教育振兴机制,最大力度切断贫困代际传递。连山区把乡村教育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一是改善办学条件。严格落实政府投入主体责任,坚持财政投入向薄弱地区、乡村学校、弱势群体倾斜;加强项目建设,着力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在留足学生活动场地的基础上利用闲置土地开辟小菜园等实践基地;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努力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二是改善师资配置。乡村教师强则乡村教育强。连山区关心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在培训、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方面向乡村倾斜;建立引导优秀校长、教师到乡村地区长期从教的机制,力求培养出一批有能力、有素质、有本地特色的名校长、名师和学科带头人,全面提升乡村教育发展水平。

三是加强文化建设。乡村学校虽然没有城市学校那么多可利用的现代化教育资源,但农村有广阔的田野、代代传承的乡土民俗文化,在开发乡土田园资源、培养劳动创造精神等方面有优势和土壤。连山区以生态教育为载体建立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打造乡土气息浓厚、文化质朴、亲近自然的“一校一品”系列品牌活动,以乡村学校师生的良好风尚带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作者单位系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教师进修学校)

《中国教师报》2023年04月12日第15版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