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王琪钧 □吴灿东 通讯员张红)近日,安徽省芜湖市公安局镜湖分局开展古城巡逻,打造“古城警务”,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近年来,芜湖市政府将此打造成集观光、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作为古城守护者的镜湖公安分局,始终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出发点,创新“古城警务”模式,为街区增添独特的“枫警”。在“古城警务”的推动下,2023年1月,古城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这是该市首次获此荣誉。
【资料图】
“巡”中处警守民安
“作为土生土长的芜湖人,我在古城经营已经10多年。在这里每天都能看到民警,特别安心、放心!”在古城做传统食品生意的郝老板满意地说。
古城成为旅游休闲街区后,基本保持原貌。巷道纵横,道路狭窄,常见台阶,车辆无法行驶。镜湖公安分局坚持全警参战,构建“特巡警守点、机关警力巡线、派出所控面”巡防格局,加强天网视频巡查、无人机巡查,对古城内开展全方位巡控。同时,分局在镜湖区、古城社区支持下,自2000年以来,动员组织古城的保安、义警和治安积极分子共100余名,成立“古城红袖标巡逻队”。东门派出所社区民警经常带领队员在古巷里徒步巡逻、治安检查、法治宣传,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服务游客,确保景区和谐安宁。
今年7月12日,酷暑炎炎。上午,社区民警带队在古城开展巡逻防控工作,不少游客们在古城观光。
“民警同志,我们刚才在长虹门附近和孩子走散了。”几位外地游客见到民警焦急地求助。
“别急,我们帮你们找孩子。”民警了解孩子体貌特征之后,立即分头寻找。10分钟不到将孩子找到。
“谢谢你们。芜湖古城美,人民警察更美。”外地游客向民警和巡逻队员竖起大拇指。
这样的故事几乎每天都会发生。今年以来,“古城红袖标巡逻队”开展巡逻300余次,处置突发警情300余起。
多方联动保民安
芜湖古城约30公顷的范围内,以徽商文化为主、多种文化汇交,呈现出悠久的历史积淀,体现了芜湖水陆交通和商贸繁荣的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在此游玩“打卡”。
为做好服务工作,镜湖公安分局专门在景区设立了“古城警务室”“为民服务站”和流动巡逻警务车。东门派出所由一名副所长负责,一名社区民警、一名社区辅警和6名社区党员干部、江淮义警、治安积极分子配合工作。特巡警大队负责流动巡逻车,每天安排4名警力昼夜驻点执勤。确保游客和景区内商家有事儿随时到警务室、服务站反映情况,也能够向流动巡逻车寻求帮助。
今年6月的一天,几名外地游客驾车来此旅游,在停车场因车位发生纠纷。接到报警,杜平和民警辅警立即来到现场,将纠纷双方带到“古城警务室”。民警和社区党员干部、江淮义警一起,给当事双方递上矿泉水。经过调解处理,很快为两名当事人安排了车位,使他们握手言和。
7月16日下午,镜湖公安分局接到110指令:游客周女士的母亲在古城游玩时突感身体不适。流动巡逻车的民警不到3分钟就到达现场,将老人扶进古城“为民服务站”。了解到老人患有高血压等病情后,立即为她们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并送到医院。老人病情及时得到控制,对古城景区民警出警迅速、处置妥当、服务效率高表示赞扬。
今年以来,“古城警务室”已调解纠纷130余起,化解率达100%。“为民服务站”、流动巡逻警务车为游客提供服务520余次。
防范先行护民生
“守护一方‘烟火气’,守护好百姓的‘钱袋子’,就是守护好民生,也是我们的职责。”在东门派出所所长孙宇看来,做好防范工作,是守护好古城平安、“创建国家级枫桥式派出所”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反诈活动、反诈小屋、反诈奶茶、反诈快递、反诈扇子……东门派出所联合古城社区利用一切机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反电诈宣传,建立起精准宣防劝阻防范工作体系。仅今年以来,古城景区开展反诈活动25次,受众两万余人次,辖区电诈发案率同比下降66%,取得很好效果。
“我以前被骗过。看到这样的宣传很温馨。”7月20日,来自杭州的游客李先生在古城景区游玩时,在“反诈小屋”看到了反电诈宣传,竖起了大拇指。
古城“反诈小屋”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内部不仅有空调、防暑降温物品,也有反电诈宣传单。平时民警辅警、党员干部、江淮义警在小屋工作,为游客散发反电诈宣传单、以案说法宣传反诈知识、帮游客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据悉,7月初古城“反诈小屋”建立以来,向游客发放宣传单2000余份。为民服务站向游客提供服务200余人次。
来源:民主与法制网
编辑:蔡 斐
审核:田 雄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