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送单位:西京学院外国语学院
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推动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已成为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7月25日至8月4日,西京学院外国语学院“踏初心足迹,寻来时之根”社会实践团队先后深入陕西大荔与甘肃天水,开启了一场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非凡之旅。
一、团队奔赴渭南大荔,踏寻文化根脉,先览非遗馆,后访传承人
7月25至29日,实践团队来到了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这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库。朝邑剪纸精妙绝伦,同朝皮影栩栩如生,渭北面花匠心独运,大荔刺绣巧夺天工。实践成员了解了许多传统技艺的制作过程,还学会了欣赏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与大荔县剪纸传承人合影)
踏入大荔县非遗馆,实践成员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历史对话。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不仅欣赏了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更深入了解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
实践成员共有幸拜访了四位非遗传承人,每一项非遗技艺背后,都承载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实践成员参观面花大师的作品室,每一件作品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与文化的韵味。大师还分享了面花在不同节日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其背后承载的地方历史。
(图为图为实践团队成员与大荔县面花传承人合影)
小巧的剪刀,仿佛握着时光的钥匙,在红纸上轻盈跳跃。传承人一边展示,一边深情讲述着每幅作品背后的故事,从丰收的喜悦到节日的欢庆,从古老的传说至现代的生活,剪纸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代代人情感的寄托与历史的见证。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与大荔县剪纸传承人合影)
实践成员走进皮影戏传承人的家中,了解皮影戏的表演技巧以及皮影戏正在大荔的发展历程与艺术特点,领略到了皮影戏跨越千年的艺术魅力与文化深度,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中的独特价值与深远意义。
(图为大荔县皮影戏传承人表演皮影戏)
随后,实践成员们又前往了甘肃省天水市。在天水市文旅局的悉心指导下,实践成员更加系统的了解了天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伏羲庙与秦州文庙的参观,让实践成员们沉浸在古人的智慧与精神文化遗产中,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古籍修复室内的静谧与专注,更是让实践成员们体验到了文化传承的艰辛与荣耀。
二、团队抵达甘肃天水,触摸历史脉络,领略古匠技艺,了解伏羲文化
7月29日至8月4日,实践团队抵达甘肃天水市,在非遗传承人的巧手下,了解竹编与泥人千年的故事;沉浸在伏羲庙与秦州文庙的历史氛围中;领略古籍修复室的文化传承。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与天水市竹编传承人合影)
从伏羲庙的古朴庄严到天水市博物馆的丰富藏品,每一处都如同历史的见证者,讲述着华夏文明的起源与演变。实践成员在每一砖每一瓦间感受历史的厚重,在每一件文物中领略文化的深邃。在这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中得以深刻体验,不仅丰富了实践成员的历史知识,更激发了他们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与传承文化的使命感。
同时,社会实践团队有幸与天水泥塑和竹编两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深入交流。泥塑大师以泥土为笔,塑造出一件件栩栩如生的艺术品,每一尊泥塑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技艺。竹编大师则用竹条编织出生活的艺术,无论是实用的竹篮和精美的装饰品,都展现了竹编艺术的巧夺天工。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与天水市泥塑传承人合影)
两位大师不仅展示了传统技艺的制作过程,还分享了自己对艺术的追求与对文化的坚守,让实践成员深刻感受到了传统艺术的生命力与价值。
(图为天水市竹编传承人为实践团队成员介绍竹编作品与文化)
实践成员抵达古籍修复中心,访问技艺高超的修复师。修复师们不仅修复了古籍的物理形态,更是在修复着历史的记忆,保护着文化的传承。实践成员们被修复师们对工作的热忱和对古籍的尊重深深打动,感受到了古籍修复这一职业的崇高与伟大。
(图为天水市古籍修复师为实践团队成员展示正在修复中的古籍)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与天水市古籍修复师合影)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的成员感受到这是一次跨越时空的文化寻根之旅,是一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体验与学习。实践成员们用青春的脚步,丈量着文化的广度和深度,用心灵的感悟,传递着中华文化的魅力与力量。在未来的日子里,实践成员将带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继续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上前行,让古老的智慧和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三、实践感悟
在渭南大荔与甘肃天水的文化探索中,我深感震撼。大荔的非遗展馆让我领略了剪纸、皮影、面花、刺绣等民间艺术的魅力,传承人的匠心独运令人钦佩。而在天水,关峡竹编与赵氏泥人的精湛技艺,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伏羲庙、秦州文庙的历史沉淀,天水市博物馆的丰富藏品,无不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深厚文化底蕴。特别在天水市图书馆,我亲眼见证了古籍修复师的匠心与耐心,更加坚定了我要为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贡献力量的决心。
——汉语国际教育2101班张雨雯
在渭南大荔与甘肃天水的传统文化探索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传承之美。非遗展馆的丰富展品与传承人的精湛技艺,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与敬畏。竹编、泥人的细腻与古朴,让我为之动容。古籍修复的学习,则让我体会到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与责任。这次实践,让我心中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责任感。
——汉语国际教育2203班孙佳豪
在大荔与天水两地深入探索非遗文化的社会实践,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与璀璨多姿。每一项非遗技艺背后,都承载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从大荔的精美手工艺到天水的独特民俗表演,每一处都散发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让我为之震撼,也激发了我对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责任感。
——汉语国际教育B2303赵珂婷
在社会实践之中,在非遗文化之中,感受到渭南大荔和甘肃天水的风土人情以及历史文化底蕴,栩栩如生的剪纸技术、一脉相承的皮影、匠心独运的面花,这些无一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和非遗传承人的交流之中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我们更应坚定理想信念,不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汉语国际教育B2303张文敏
西京学院外国语学院“踏初心足迹,寻来时之根”社会实践团
团队名称:踏初心足迹,寻来时之根
指导教师:宋江波、刘思、赵彦华
带队教师:宋江波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