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社会 > 正文

【日新论坛“专家谈”】陈利云:为媒体融合的不同发展阶段注入更多生动的注脚


(资料图片)

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8月19日,“日日新·向未来”2023媒体融合10年实践与探索日新论坛在昆明开幕,共同探讨新形势下推进媒体深化融合,加强融媒传播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办法,为讲好新时代云南故事汇智聚力。

论坛上,《新闻战线》杂志编辑部主任、执行主编陈利云以“新闻专业期刊在融媒体时代的价值,如何充分发挥赋能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为主要内容阐释,在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发展的这十年,在越来越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媒体也变得越来越有生命力。同样,新闻专业期刊的价值恰恰就在于要紧紧围绕这种生命力的呈现做好服务,为媒体融合的不同阶段的发展注入更多生动的注脚,助力不断深入融合。

推动媒体深度融合,要做到“融之有道,融之有术”,这不仅是对媒体提出的新闻挑战,对新闻专业期刊而言,“道”和“术”也是必须要坚守的原则,主流媒体的融合创新之路一直在路上,所以新闻专业期刊在服务于主流媒体时,也要提升议题设置能力、强化精品意识、突出资源优势、推动建设好利用好新媒体平台等方面进行无限挖掘。

“这是我们面临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挑战。”陈利云讲道,对于新闻专业期刊而言,最大的挑战就是提出的“媒体融合发展”这十年,每期都要有选题,如何保障期期选题有新启发、次次策划有好创意,这是非常难的。

对此,面对机遇和挑战,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发展,利用好期刊助力媒体融合发展。做好选题、办好杂志,就是要充分了解服务对象,才能发展创新,策划有方向、约稿有对象、沟通有针对性;要善于抓热点、聚焦点、扣节点,要做到提前策划、有备而来、长短结合;要有新闻敏感性,针对某些消息专门进行及时的、短期的盘点,后续再进行持续关注和合作;要做到大小结合,作为服务主流媒体的平台,既要有业务研讨的微观视角,也要有宏观大视角;要及时聚焦国家重大政策法规的发布、重要会议的要求,跟得上热点、跟得上焦点;此外,除了要重视业界实践,也要高度重视对更多学界智慧和力量的调动和呈现,要为学界和业界搭建沟通交流的桥梁,为建设更加优质的融合传播生态,携手同行。

统筹:刘红

策划:罗蓉婵 李洁 李星佺

记者:杨萍 期俊军 段芃 实习记者 高祎祎 实习生 马官雪

编辑:胡津滔 孙寅翔

设计:王元 蔡陈晨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

热门资讯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