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正文

如何构建健康养殖生态系统?应从这三个要素入手

“昨天金刚虾发货3000多斤,今天又出了1200斤,明天还要继续发货。”6月26日一大早,正忙着把刚出水的金刚虾发给各地客户的福建省漳浦县深土镇南境村水产养殖大户陈贵全对记者说:“近段时间的持续降雨及温度冷热交替,导致很多对虾养殖户病害多发。我养殖的金刚虾情况还好,可身边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几个朋友就没有那么幸运!”

同村的阿武是陈贵全的好朋友,他今年养了2口高位池的南美白对虾,前一段时间就因病害严重损失很大,现在清塘换成了金刚虾,目前长势还不错。在广东、广西、海南等省份,许多对虾养殖户今年也遭遇了跟阿武同样的境况。

2022年上半年,受气候变化影响,对虾养殖水体温度剧变,特别是进入5月份后,持续低温和降雨超出往年,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大鳌镇、北海市党江镇、湛江坡头区等多地对虾养殖户反映出现排塘率高,对虾虹彩病毒感染、弧菌感染病死等状况,给他们带来较大损失。

5月初,针对华南地区对虾养殖病害多发,给养殖户造成损失等情况,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会同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组织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发病原因,并提出了防控措施。

“谈防病,首先应搞清楚防什么病。”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总工程师李清表示,目前,疾病已经成为困扰水产养殖业正常发展的重要瓶颈,防病问题是当务之急。水生动物病原性疾病的发生与特定的养殖品种、特定的养殖环境和特定的病原有关,三因素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即可发病,存在两个因素时具有发病风险。因此,此次对虾病害防病应从控制三因素入手。

寒潮、暴雨、台风等恶劣气候对养殖对虾影响最大。专家调查发现,传统的对虾养殖模式造成池塘水体环境可控性差,本次华南等地虾病主要发生在传统土池养殖对虾,部分发生在高位池和工厂化养殖对虾。

专家组成员、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何建国教授表示,此次华南多地出现对虾病的根本原因是气候变化导致养殖水体发生改变,而水体温度变化又导致养殖系统藻类和细菌群落发生改变,原维持水体生态平衡的藻类和细菌死亡,而适应低温或高温的细菌和藻类还没有来得及繁殖起来发挥水体生态系统平衡功能,导致池塘养殖生态系统平衡调控出现真空期,同时死亡的藻类和细菌在池塘底部消耗大量氧气,导致池塘底部缺氧,条件致病菌如弧菌大量繁殖,导致感染对虾发病死亡。

每年3月底至4月是广东、广西投苗季节,受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虾苗投放不及时,造成虾苗滞留苗池时间过长,虾苗生产系统也会形成大量的条件致病菌,虾苗携带弧菌现象比例升高,这也是造成华南地区2022年上半年发病比例高的原因之一。

相较于这次两广地区传统土池养殖白对虾的严重病害,以高位池养殖金刚虾为主的福建漳浦县则表现出成活率高、养殖效益好。陈贵全介绍,他的金圣水产养殖公司目前仍在扩建高位池,采取金刚虾和白对虾交替养殖的方式,技术员特别注意调控养殖密度和控制饲料的投喂量,做到每天监测水质,金刚虾的成活率很高,白对虾的病害防控也不错,成活率能达到90%。

“控制特定的养殖品种的手段主要是投放抗病品种,或降低在辖区内易发病品种的养殖规模;控制外部养殖环境的手段主要包括科学调控养殖密度、水质、底质、溶氧、饲料投喂以及养殖模式等。”李清认为,这些传统意义上的防病手段养殖户基本是耳熟能详,都能接受和理解。而从切断病原的手段,是近些年才在我国提倡,相关措施也是在逐步推动实施中。

针对此次调查发现的虾苗携带病原较多、环境变化引发的细菌性疾病等情况,专家组建议采取相关措施防控虾病的发生:

选择无特定病原(SPF)虾苗。选择使用不携带重要病原的虾苗已经成为对虾养殖能否成功的重要措施。由于虾苗携带病原数量少,且呈潜伏感染状态,无法肉眼判断,需要通过高灵敏度的检测技术才能判断是否携带病原,虾苗选择的原则是检测到阳性的虾苗一定不能使用。

温度剧变、台风、暴雨等极端气候前后应及时调控养殖水体。2022年上半年,华南地区对虾养殖病害大规模发生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养殖户要密切关注气候变化,掌握气候变化前4天和气候变化后的情况。对于开放的池塘养殖模式,应采取以扩繁益生菌、对养殖水体消毒,建议每天至少一次用益生菌拌饲料投喂,最好每餐都使用益生菌拌饲料投喂。

使用二级处理的水养殖对虾。外源水进入虾塘前一定要进行消毒处理,可有效消除气候变化、养殖池塘水排放对对虾养殖生态系统的影响。建议采用二级处理,需要2个蓄水池,外源水进入蓄水池后进行消毒处理,需要杀死所有进入一级蓄水池的生物,经过2天死亡生物等沉积,将表层水引入二级蓄水池再次进行消毒,消毒沉淀2天后表层水引入对虾养殖池塘用于对虾养殖。

每天检测水体溶解氧、pH值、氨氮和亚硝酸盐,及时调水。监测理化指标这些不仅能用于判断养殖生态系统是否紊乱,更能为养殖生态系统调控技术使用提供依据。

每天检测水体细菌总量、弧菌数量,及时消毒调水。有条件的养殖场需要每天开展检测,控制细菌总量、弧菌总量,及时消毒,补充益生菌、细菌营养盐,从而构建健康养殖生态系统。

(记者 冯建伟)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 健康养殖生态系统 水产养殖 南美白对虾 气候变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