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关注 > 正文

高效节水灌溉:丰收背后的装备基础

藏技于水,高效节水灌溉是丰收背后的装备基础

如何才能实现水肥一体化,将巧施肥水的技术要求落实到田间地头?这离不开背后的墒情监测黑科技和高效节水灌溉硬装备。近日,山西运城永济市栲栳镇棉花原种场传来喜讯,农场的晚播麦田亩产637公斤,农场技术负责人张彩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她认为,今年麦子的丰产主要归功于精细的田间管理,而精细的田间管理又依靠两大利器,一是高效节水灌溉设备,二是土壤墒情自动监测仪器,二者缺一不可。土壤墒情自动监测仪实时测定耕层土壤含水量并自动上传至智能灌溉决策系统,系统在综合土壤墒情、作物需水特点及降水气温等气象参数后,可计算出灌水量并自动灌溉,在省时省工的同时也节约了宝贵的黄河水资源。山西省土肥站节水科研究员张国进说,智能灌溉设施就像麦田的智能管家,真正实现了农田水分精准调控,安装这两套设备的麦田,比其他麦田平均要增产60公斤左右,增产率超过10%,是真正的节水丰产神器。

在河南获嘉县,弘晟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好收成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利农种植服务专业合作社的3个千亩水肥一体化示范方播期都比常年偏晚20天左右,但每亩实收小麦产量都在700公斤左右,部分核心地块亩产800公斤以上。在晚播与干热风的叠加影响下能够喜获丰收,合作社应用的滴灌、喷灌水肥一体化设施及土壤墒情监测设备可是立了大功。获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王庆安说,前期小水灌溉施肥给弱苗“补营养”、中期肥水调控增穗数提粒重、后期喷水降温防干热风全靠这些水肥一体化设施设备,既省工省力,还作业均匀、效果好。

在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西三十铺镇三十铺村永祥良种服务有限责任公司525亩的小麦示范田测产现场,颍上县土肥站站长王树文宣布:“小麦亩均产量609公斤,比未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田块增产65公斤。”公司负责人朱永祥自豪地说:“这片小麦去年种得迟,因秸秆直接翻耕还田,土壤比较松,出苗就比周围的差,但这套固定喷雾式水肥一体设备帮了大忙。我在春节前及时浇了一遍水,同时喷了一次叶面肥,开春后又在返青和拔节期各进行一次浇水和叶面喷肥,结果长得比人家的都好。一亩多收65公斤,就能多挣180多块钱,总共能多收3.4万多公斤,能多卖9万多元。”王树文补充说:“这套设备是由省土壤肥料总站联合省农科院自主研发,能360度自由旋转雾化喷灌,节水40%,节肥25%,一亩节省投入45元左右,525亩小麦可节本两万多元。实际算起来,朱永祥今年节本增收12万元左右,等于多赚一台小汽车!”

高效节水灌溉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保障。大规模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为水肥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设备基础,为晚播小麦促弱转壮夺丰收发挥了关键作用。今年农业农村部组织修订《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30600-2022),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据了解,高效节水灌溉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规划、同步实施,今年计划建设高效节水灌溉1500万亩。

(记者 王泽农)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 水肥一体化 夏粮丰收 冀南平原 逆境增产

热门资讯

最新图文